ENGLISH |
近年来,我国稻谷持续丰产,供需总体宽松,稻米价格基本稳定。今年春节前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物流运输受阻,个别地区成品粮供应出现结构性短缺,民众恐慌性抢购,个别地区、个别品牌大米价格一度出现上涨。随着国内政策性稻谷拍卖持续推进和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稻米市场供给宽松,价格下行至常年水平。国际上,受东南亚地区持续干旱、沙漠飞蝗和全球范围疫情暴发影响,3-4月,国际大米价格快速上涨,5月份以来,随着越南等国宣布恢复大米出口,国际大米价格有所回落。预计后期国内稻米价格总体平稳,稻谷价格在最低收购价附近波动,国际大米价格可能高位震荡。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今年以来,稻谷价格整体呈现小幅上涨态势,籼米批发价格稳中略涨,粳米批发价格涨幅较大。主要原因是籼米多用于工厂、学校,由于疫情管控,集团客户消费大幅下降,籼米价格下跌,6月下旬新季早籼稻陆续上市,对籼米价格具有一定支撑。粳稻产区集中于东北,消费在全国,由于春节前价格偏低,农户普遍惜售,节后疫情防控力度加大,各地物流不畅,加工企业库存消耗较快,收购渐趋活跃,推动价格上涨。据农业农村部市场司监测,6月份早籼稻、晚籼稻、粳稻市场收购价格分别为2.40元/公斤、2.58元/公斤和2.88元/公斤,早籼稻比1月份下跌1.6%,晚籼稻和粳稻分别比1月份上涨4.0%和5.9%;早籼米批发价格为3.68元/公斤,与1月份持平,晚籼米和粳米批发价格分别为4.14元/公斤和4.34元/公斤,分别比1月份上涨0.5%和17.9%。
综合国内产销存情况,预计后期国内稻谷价格走势总体稳定。从生产看,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种植业结构调整推动下,近年来我国水稻面积有所调减,但单产稳步提高,2011年以来,稻谷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2亿吨以上。2020年,我国早稻种植面积7145万亩,扭转了连续七年的下滑势头,预计中晚稻面积也将稳中有增,为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消费看,近年来随着收入水平稳步提升,消费者对肉、蛋、奶、菜等副食品消费明显增加,对大米的直接摄入量有所减少,但是稻米作为中国人的重要口粮品种,年度间消费变化很小。从库存看,目前我国粮食库存充足,处于历史高位,库存消费比远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17%-18%的水平。
从政策看,国家从2004年开始对稻谷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有效保障了农民种粮收益,稳定了种粮积极性。2020年,早籼稻和中晚籼稻的最低收购价分别为1.21元/斤、1.27元/斤,均比2019年上调1分钱,粳稻最低收购价为1.3元/斤,保持2019年水平不变。从往年市场运行情况看,最低收购价往往发挥着市场稳定器的作用,新粮上市后,市场价格基本都围绕最低收购价上下波动。
今年1-2月份,受东南亚地区持续干旱、泰铢走强等因素影响,国际大米价格小幅上涨。3月初,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暴发,引发各国恐慌性囤积食品,越南、印度等国宣布将对稻米出口采取限制措施,导致国际大米供需趋紧,价格大幅上涨。4月,泰国大米(破碎率25%)离岸价每吨537美元,环比上涨15%。4月下旬以后,随着泰国旱情缓解、越南取消出口限制、印度运输状况改善,国际大米价格逐步回落。6月份,泰国大米每吨501美元,与5月份持平,较4月份下跌7%。
目前看,疫情仍处于全球大流行阶段,泰国、越南新米质量受前期持续干旱和海水侵蚀影响不如往年,部分国家储备粮采购也将持续一段时间,预计后期国际大米价格将维持高位震荡。推动价格下跌的因素:一是供需总体宽松。据联合国粮农组织7月份预测,2020/2021年度全球大米产量5.09亿吨,消费量5.10亿吨,期末库存1.82亿吨,总体呈现供大于需状态。二是贸易限制措施逐渐取消。越南已解除大米出口禁令,印度、孟加拉国等物流限制逐步改善,巴基斯坦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贸易势头向好。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东非国家大米进口需求预计增加。4月份东非遭受第二波沙漠蝗侵袭,已造成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索马里、南苏丹、乌干达和坦桑尼亚等6个国家至少2500万人面临严重的粮食短缺,其中,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索马里、乌干达和坦桑尼亚5国2019年大米进口量304.5万吨,占世界进口总量的7%,预计受蝗灾影响,五国大米进口需求将有所增加。当前,沙漠蝗再次入侵印度并迅速蔓延,同时新冠肺炎疫情新增病例屡创新高,如果蝗灾和疫情得不到有效控制,势必对印度最重要的雨季水稻生产造成不利影响,最终影响国际大米生产和贸易。(中国水稻研究所 纪龙 方福平)
微信公众号 IGO世界粮油展 阅读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