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O世界粮油展会logo IGO世界粮油展(IGO China)

第18届IGO世界粮油展会

The 18th International Grain and Oil Expo 2025

2025年6月12-14日

广州•广交会展馆
& 首页 » 媒体中心 » 行业资讯

粮油快讯|春耕新机遇!政策扶持、科技加持,推动粮油生产全面升级

时间: 2025-03-20
(资料来源: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中国气象局网站、央视网)

关于印发《2025年“春耕”水稻、玉米、大豆机械化 生产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

3月12日,为贯彻落实全国春季田管暨春耕备耕工作视频会议精神和《2025年全国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实施方案》,加强春耕生产机械化技术指导,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联合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专家指导组制定了《2025年“春耕”水稻、玉米、大豆机械化生产技术指导意见》,供各地参考应用。各地需结合实际,细化技术要点,强化技术服务,指导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高春耕机械化生产质量,为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贡献机械化力量。

国家持续加强粮食和大豆政策支持力度

今年,国家继续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稻谷补贴,以及东北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等政策,启动实施粮油种植专项贷款贴息试点、东北大豆种子包衣补助,打出支持粮食和大豆生产政策组合拳,千方百计调动农民积极性,为巩固大豆扩种成果、实现粮食产量1.4万亿斤左右目标提供政策保障。

“春分”将至,春耕春播由南向北全面展开,是落实今年春播粮食面积、夯实粮食生产基础的关键时期。农业农村部将指导各地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推动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价格保持在合理的水平上,保障农民种粮有基本的收益,调动农民种粮务农的积极性。同时,围绕耕种管收等关键环节,组织专家指导组、产业专家服务团和科技小分队,蹲点包片开展巡回指导和技术服务,开展各层次技术培训,提高关键技术到位率和覆盖面,全力以赴夯实丰收基础。

科技助力农业生产 夯实粮食丰收基础

农忙正当时。各地抢抓农时,推广应用数字化、智能化新技术,助力春季农业生产。

东北春耕备耕全面展开。今年,辽宁力保实现全年粮食播种面积5330万亩。在彰武,“麦豆两茬、粮油轮作”的头茬小麦陆续开播。农户们正对播完的小麦喷施液体地膜提温保墒。液体地膜可以阻止土壤水分蒸发,达到保水、增温的效果,自动降解后还能为作物提供养分。在黑龙江兴凯湖农场的育秧棚里,一台台电动推土、覆土机在棚内穿梭,仅需一键启动、遥控操作便可完成自动化覆土作业。

南方早稻插秧有序推进。在广西北流,现代化的插秧机来回忙碌。今年,北流持续实施“粮油单产提升行动”,推广高产杂交稻品种,将农机技术和数字化技术相结合,提高粮食产量。广东1300多万亩早稻插秧已近两成。今年,广东投入50多万台(套)绿色、高效、智能农机装备助力春耕。在揭阳,当地利用多光谱航测无人机智能设备,对水稻生长进行实时科学监测。

冬小麦春管进入关键期。河北3300多万亩冬小麦进入返青期。在沧州东光县,自走式喷灌机可以根据农田的实际需求,精准控制喷水量和灌溉范围,实现节水节能。在甘肃陇西,小麦灌区借助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智能化管理平台,让管理更精细。

中国气象局深化农业气候资源普查和区划试点工作 扩大试点范围 丰富作物品种

3月14日,2025年农业气候资源普查和区划深化试点工作(以下简称“试点工作”)推进视频会召开。今年,中国气象局和农业农村部联合开展的试点工作将拓展至全国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1个市,涉及14种作物和5大类区划,为各地科学利用气候资源、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布局、科学减轻农业气象灾害等提供有力支撑。

2024年,中国气象局联合农业农村部在7个省(自治区)、11个市、95个县开展试点工作,初步搭建农业气候资源普查和区划系统平台,取得实效。今年,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新增天津、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甘肃等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河北省唐山市;试点作物进一步丰富,新增水稻、油菜、春小麦、甘蔗、夏大豆、夏玉米、茶叶、烟草、酿酒葡萄等9种作物。

中国气象局将强化平台支撑,优化升级农业气候资源普查和区划系统平台;坚持需求引领,拓展农业气候资源普查和区划应用场景;加强融合发展,与农业农村部门密切协作,与高校、科研院所等深入交流,开展跨学科、跨部门、跨区域协同攻关,拓展新内容、新指标、新数据和新方法,推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区划指标构建、业务系统优化中的应用,提升农业气候资源普查和区划成果的准确度、精细化和智能化,进一步深化试点工作。

(资料来源: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中国气象局网站、央视网)

微信公众号  IGO粮油展会 阅读更精彩!